趵眼 “节水账本”精打细算济南做活一篇“水文章”_今日头条_大众网

发布时间:2024-05-18 来源:安装场景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水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济南这个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来说,水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国务院近日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与此同时,每年的5月15日所在的这一周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连续22年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的济南,在这重要节点怎能缺席。

  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济南是如何从水生态“困局”中破茧而出?又是如何成功编织了一张“大水网”,使得“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成为这座千年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的“绿水青山名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济南又将如何更好地管好、用好水资源,让这张名片更加亮眼?

  泉池西岸,观澜亭前,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一旁,“猪鲤”悠闲游过……“五一”假期,不远千里专程到趵突泉看泉水喷涌的人络绎不绝。然而多年前,趵突泉曾多次出现阶段性停喷。

  众所周知,济南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2.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3立方米,不足全国中等水准的七分之一,属严重缺水城市。

  作为享誉世界的“天下泉城”和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做好“水文章”,扛起治水、节水的重担是济南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管好用好水资源,制度支撑是关键。近年来,济南从始至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理念,完成《济南市河道管理保护条例》《济南市节约用水条例》《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济南市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定》等法规、规章制定实施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法规体系。目前,济南水务行业拥有地方性法规8部、政府规章5部、配套政府规范性文件3件、政策文件40余件,为全市各级管水治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为缓解水资源不足压力,济南坚持高标准落实“四水四定”,以建设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为契机,全方面实施了卧虎山水库与锦绣川水库连通工程,东部水源四库连通工程和太平水库建设等系列水资源调蓄工程,水资源储备和调配能力明显提升;出台《济南市城区自备井封停工作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累计封停城区391家单位502眼自备井,年减采地下水2000余万立方米;出台《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济南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意见》,深入拓展用水空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济南2023年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4.07立方米,较2020年降低17.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9.82立方米,较2020年降低10.1%,用水节水和水资源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济南围绕构建安澜之河、宜居之河、生态之河、富民之河,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成功创建9条(段)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启动徒骇河等11条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强化依河发展,建设大明湖、腊山河、工商河等5条(处)效益河湖,印发第9号总河长令,全面落实“一河(湖)一策”管理制度,其中,“创新管养一体化促小清河河长治水长清”典型经验被省水利厅在全省推广。

  济南快速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程实施,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78公里,新增6个区县实现整县制清零。快速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54%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准Ⅳ类标准。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持续保持清零。实施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村庄3885个,占比达73%,全市水环境持续保持良好状态。

  节约用水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角度紧密关联。济南将节水工作纳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综合考核,全面落实《济南市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定》和《济南市“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印发《济南市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和深度节水控水任务清单,完善计划用水、节水评价、再生水利用等政策体系,在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工作,累计建成节水载体587家,实现节水县域全覆盖。

  放眼当下,从始至终保持着“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的场景令人倍感振奋。

  在济南认真书写的“节水”文章中,努力践行着“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准不断提升,水ECO良性循环持续改善,城市节水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严格控制高耗水、用足用好地表水、高效利用外来水……这样一些方面一个都不能放松,每项都需做好做到位。

  对于严控高耗水,济南将水资源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区县,强化取用水全过程管理,协同市审批服务部门,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对高于用水定额、无节水措施的取水申请一律不予批准。对取得取水许可的单位,制定下达年度取水计划,对超计划取水单位征收累进加价水资源税,严格取水量监测核定,规模以上取用水户全部实现在线监控。编制《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实施方案》,统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长江水、黄河水、非常规水利用。推进开发区(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和区域评估,遏制高耗水项目盲目发展。

  对于地表水,济南则将充分的发挥雪野湖、卧虎山水库等已建成水库、塘坝拦蓄作用,抓住汛期降雨时机,最大限度留住雨洪水。快速推进莱芜区马头山水库、长清区武庄水库扩建等工程建设,持续提高雨洪水拦蓄能力。充分的发挥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工程、东部白云-东湖-杜张-狼猫山四库连通工程等水系连通工程调配作用,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和利用效率。

  济南外来水主要是长江水和黄河水,其中,黄河水5.68亿立方米,长江水1.0亿立方米。在用水指标分配方面,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生活、工业、生态、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科学制定年度引水计划,坚持计划管理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统筹考虑大气降水和实际的需求,合理确定引水时间和引水量,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用水需求。

  济南将坚持“优水优用,节约高效”原则,科学用好地下水,统筹全市各类水资源利用和保泉、饮水需求,在全面封停城区自备井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年份地下水补给情况,科学评估地下水开采量,一直在优化用水结构,有序推进市民泉水直饮工程建设,力争让更多市民在家喝到甘甜泉水,进一步擦亮济南城市水名片。

  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珍惜水、节约水、用好水,既是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保护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坚决落实践行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责任,在节水上下足“绣花”功夫,共同守护生命之源。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施工今天取得关键进展,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天完成整体的结构施工,全面移交后续实施工程单位,为3号线早日开通运营创造有利条件。[详细]

  5月16日,第六届中国·济南(槐荫)茶文化博览会第十届广友品茶节暨花卉泰山石文化精粹展在济南广友茶城开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