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4-04-02 来源:公告公示

  水肥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

  集成创新,开展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施肥量 等对比试验,摸索技术参数,制定主要作物水肥 一体化技术模式下的灌溉制度和施肥方案。 建立覆膜及露地结合、固定及移动互补、加压及自 流配套的多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形成本区域主要 作物水肥一体化作业规程,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

  ▪ 标准化:灌水、施肥、打药都能标准化操作,均匀性高 ▪ 自动化:可方便配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 ▪ 规模化:为规模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1个人可管理100亩 ▪ 集约化:水肥药一体化管理,节省劳动力3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突出 重点区域和主要作物,确定主推技术模式,创新工作 方法,着力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本土化、轻型化和产 业化。

  坚持行政推动及技术推广互动、工程措施及农艺措 施结合、水分及养分耦合、高产及高效并重的原则, 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工作落实,又好又快地推广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

  ▪ 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 到8000万亩,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

  ▪ 玉米1500万亩,小麦500万亩,马铃薯 500万亩,棉花500万亩,蔬菜800万亩, 果树1000万亩,其他农作物200万亩。

  ▪ 实现节水50%,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 20%,经济作物节本增收600元。

  ▪ 每年旱灾发生面积3~4亿亩 ▪ 成灾2亿多亩 ▪ 绝收近5000万亩 ▪ 因旱损失粮食500亿公斤

  发展水肥一体化,用现代节水灌溉设备装备农业,可有效提 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的玉米、33%的果树均采用水肥一体化;用于水肥一体化的专 用肥料占肥料总量的38%以上。

  水肥一体化已经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 工程”开始向普及应用发展,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大 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 一是各级政府重视。新疆、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 二是支持政策有力。农业部主推技术,东北四省节水增粮

  我国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仅为0.8公斤/方,低于发达国家50% 相当于在水资源上浪费了一半的粮食生产能力! 应用水肥一体化,通过管道施用肥料,实现水、肥资源同步高效利用 ,达到即节水又增产的双重目标,水分生产效率能大大的提升到2公斤/方 ,大幅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将水肥一体化作为节水增粮、防灾减灾、粮棉油糖高 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等工作的关键技术, 强化示范展示。

  全国共建立3个国家级万亩示范片、30个省级千亩示 范片、500个县乡级百亩示范片。示范区设立统一 标牌,标明创建单位、责任人、目标任务、技术要 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水肥一体化在世界上得到普遍应用。2000年全世 界应用面积5600万亩,现在估计超过1亿亩。

  ▪ 以色列: 90%以上耕地应用水肥一体化; ▪ 澳大利亚:2007年设立100亿澳元的国家节水计划,其中约一

  半用于发展灌溉设施和水肥一体化; ▪ 美国: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灌溉农业中60%的马铃薯、25%

  ▪ 一是技术设备不配套。忽视灌溉和施肥制度优化, 施肥设施和水溶肥料应用

  ▪ 二是技术服务不到位。只顾节水,不顾施肥,缺 少必要的指导经费和展示示范平台

  害防治、农业机械等的新要求,开展技术集成研究, 形成新的农业种植制度。 逐步加强土壤墒情监测,掌握土壤水分供应和作物 缺水状况,科学制定灌溉制度,全方面推进测墒灌溉。 制定用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水溶性肥料标准,规范和 引导水溶肥料行业发展。 开展水溶肥料、灌溉设备、监测仪器等相关水肥一体 化新设备新产品的试验示范,为大规模推广提供依 据。 抓紧研发微灌用肥料,提高水溶性,优化肥料配方, 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配套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实现实时自动、方便快速。 在井灌、渠灌、丘陵山区、设施温室等不同应用环

  ▪ 一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 ▪ 二是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模式 ▪ 三是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模式

  ▪ 适宜区域:黄淮海、西南、南方以及东北中东部 ▪ 优势作物: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及果蔬等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 同时进行灌溉及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 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 水农业技术。

  肥完成后再滴清水清洗管道。施肥过程中,应定 时监测灌水器流出的水溶液浓度,避免肥害。 要按时进行检查、及时维修系统设备,防止漏水和堵塞。 及时清洗过滤器,定期对离心过滤器集沙罐进行 排沙。作物生育期第一次灌溉前和最后一次灌溉 后应用清水冲洗系统。冬季来临前应进行系统排 水,防止结冰爆管,做好易损部件保护。

  选择溶解度高、溶解速度较快、腐蚀性小、及灌溉 水相互作用小的肥料。不同肥料搭配使用,应充 分考虑肥料品种之间相容性,避免相互作用产生 沉淀或拮抗作用。混合后会产生沉淀的肥料要单

  作物总灌溉水量和施肥量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分配, 制定灌溉施肥制度,包括基肥及追肥比例、不同 生育期的灌溉施肥的次数、时间、灌水量、施肥 量等,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水分和养分需要。 充分的发挥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适当增加追肥数量 和次数,实现少量多次,提高养分利用率。在生 产过程中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作物长势 等,及时对灌溉施肥制度做调整,保证水分、 养分大多分布在在作物主根区。

  “滴灌施肥效果不是很好吗?” “这种办法好,既节水又节肥,还能保护环境。”

  2009年5月2日上午10点,视察中国农业大学 第二十页,共55页。

  按照农作物目标产量、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 灌溉特点制定施肥制度。一般按目标产量和单位 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农作物所需氮(N)、磷 (P2O5)、钾(K2O)等养分吸收量;根据土 壤养分、有机肥养分供应和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 肥料利用率计算总施肥量;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 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和每次施肥 量。

  西北地区重点推广棉花、玉米、果树水肥一体 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

  东北四省区重点推广玉米、马铃薯、蔬菜水肥 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800万亩。

  华北地区重点推广小麦、蔬菜、果树、花生水 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

  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重点推广果树、 蔬菜、糖料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 1200万亩。

  ▪ 土壤湿润比只有60%,病害减少30%以上,农药用 量减少25%以上。少农残,更安全。

  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制定灌溉制度, 内容有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水量、灌水次数、灌 溉时间和每次灌水量等。

  灌溉系统技术参数和灌溉制度制定按相关标 准执行。根据农作物根系状况确定湿润深度。蔬 菜宜为0.2m-0.3m,果树因品种、树龄不同,宜 为0.3m-0.8m。农作物灌溉上限控制田间持水量 在85%-95%,下限控制在55%-65%。

  中国用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养活 20%的人口。

  中国化肥年用量5600万吨(折纯),居世界首位,利用率30%左右,低 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 肥料高耗低效,浪费严重!

  灌溉设备。应当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及灌溉、 施肥需要,保证灌溉系统安全可靠。

  施肥设备。根据应用作物、系统设备、实施 面积等选择施肥设备。最重要的包含压差式施肥罐、 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机、施肥池等。

  ▪ 四是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4亿多亩耕地适合发展水肥一体化 ▪ 五是发展环境有利。政府、科研、推广、企业、农民共识